一个守约者注释标题此文为杨晓萍《枫叶红了》序,花城出版社,1999年。
所谓七七级是“文革”结束后最早考进大学的群体,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届。同学们中除了少数高中应届的娃娃生,大多带着胡须或面皱,是来自农村、工厂、军营的大哥大嫂甚至大叔大婶。人人都有苦斗血泪,个个都有江湖功夫。这种高龄化使校园里多了一些沧桑感,于文科教学来说则不像是坏事。先读生活这本大书,再来读教材这本小书,七七级眼中的字字句句也许就多了些沉重。
我与本书作者杨晓萍就是这一届的同学,考进了同一所大学,分配在同一个班,同一个小组。岳麓山下,枫林似火,四年的同窗岁月现在回想起来恍若一梦。印象里,她在组里同学中年龄偏小,身体也弱,却是一种热情开朗和急公好义的高能物质,声音很占地方,公共事务中多有她的存在。她发动群众扶贫济困,主持公道惩恶纠顽,自然也少不了登台献艺载歌载舞,有一次跳出木偶舞,给我很深的印象。
毕业前夕,全组同学在我家临别聚会,约定五年后的同月同日再来这里相见。说实话,这一浪漫约定并没有被所有的人当真,或者很快被多数人在忙碌日子里忘却。对于散布在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来说,这一规划大概也确实难以实行。但五年后的敲门声还是响起来了,不是邮递员上门,也不是左邻右舍来访,而是一张风尘仆仆的笑脸出现在门口,让我吃了一惊。
说实话,我也把这件事忘了,好半天才明白她冒出来的理由。
只有杨晓萍没有忘。只有她一个人来了,越过漫长的时光,越过山山水水,从遥远南方来到我所在的城市,赶赴一个同学们差不多都忘却了的约定。她孤零零离开我家的时候,踏几缕斜阳,想必心中一片黯然。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文学?那么我想说:这就是文学。文学不是大学里的教科书和繁多考题,不是什么知识和理论。从本质上说,文学是人间的温暖,是遥远的惦念,是生活中突然冒出来的惊讶和感叹,是脚下寂寞的小道和众人都忘却了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在一个越来越物质化、消费化、功利化的时代,这样的东西越来越稀缺罕见,却也越来越珍贵。
五年之后又是五年,我因工作需要移居海南,七七级同学都不常见面了。即算碰上有些热热闹闹的大型重聚活动,那些名录册里关于官职或学位的显目标注,那些从来都属于资助者或成功者的讲台,总是让我找不到多少同学的感觉,更找不到多少文学的感觉。我常在这种场合搜寻缺席的人影,包括杨晓萍。幸好,最近接到了她的电话,又读到了她的文章,算是知道了一点她后来的情况。当年我目送她背影远去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心中是能够生长出文学来的,是能够生长出诚挚和智慧的,这甚至不需要用什么出版物来加以证明。我甚至想说,当出版更多受到市场或权力的制约,更多关涉到稿酬、名声、职称、官位,一句话,当文学越来越像一门产业时,书本里的文学倒可能流失一尽。
这值得一切写作者悉心警觉。
尽管如此,我还是为杨晓萍的新作感到高兴。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这本书。我们这些失约者,也许可以通过这本书把她多年前那次扑空的来访永远接纳在我们深夜的灯下,接纳在我们的心里。
1999年12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女炮灰,已跪地求饶 绝世侠女 痞子混古代 亮剑:鬼子,时代变了 侯爷宠妾灭妻:和离改嫁战神皇叔 风水大师修仙指南 奸妃在七零年代 穿成皇家小奶包,公主她被读心了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一夜倾心:云少独宠小萌妻 大周权相 尸冷街:无面屠夫 谈谈情说说案 惨死重生,将门嫡女毒翻朝野 冒牌男友 魔佛降世,华夏武道之巅 团宠师尊,穿书萌宝逆天记 当有读心术之后 闪婚蜜爱:纯禽老公悠着点 玩偶镇
遇见何以安之前的傅聿城,是临海市人人退避三舍,不敢招惹的真大佬,毕竟他从不给任何人留面子,也不看任何人的面子!但是遇到了她之后的男人,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呼吁和平,遇到事情不再喊打喊杀,而是要所有人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清楚的和善大佬了。...
弟子八戒!敢问佛祖,和尚可能娶亲?张天道手持滴血戒刀对着佛,遥遥问道,神情恭敬,双目闪烁着冷意。谁说和尚不能养僵尸?算卦?娶亲?佛爷偏偏就做了,谁敢不服?问问佛爷手中的禅杖?就告诉他!西天想他了!且看张天道如何将和尚事业发展广大,话说系统,接下来是什么世界?本文章讲的是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重要的事说三遍,一!二!三在哪里?...
顾慎再睁开眼,成为大胤王朝皇城司诏狱一名小狱卒。外有大元王朝虎视眈眈,内有各州义军揭竿而起。庙堂昏庸,视百姓命如草芥江湖纷争,强中自有强中手。当顾慎发现可以吸收犯人死后产生的神秘物质反哺己身,他决定躲在诏狱中默默潜修到成为天下顶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