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诗的形式美(第1页)

诗的形式美注释标题此文为范晓燕《风裳水珮》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我不擅诗,但常被某些诗句震击,最乐意向诗人鼓掌,有一次还花费自己整月的工资,买来一堆民间油印诗刊,在朋友圈广为散发并为之大吹大擂。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事。自那以后,我大概仍算得上半个诗读者,一般来说,既为不少诗坛新作而一再惊喜,也为某些诗作的泡沫化而渐生困惑:比如有些诗的情感造作(想必那家伙只是冲着镜子开发灵感),有些诗的意象枯涩(想必那家伙正操一本词典狂搜奇词怪语),有些诗人笔下语言的肥肥大大松松垮垮(比写一张借条或收条更不用心似的)——白话诗就是这样一种口腔随处排泄么?

据说旧体诗容易束缚人的思想感情,当然是事实。为文造情或以辞害意的四言八句,乃至文言政策体、格律口号体,实为一大流弊。不过,把诗体革命理解为信口开河,理解为随意分行的大白话,自由排列的词汇表,放任无拘、恣意胡为、捡进篮子都是菜,则可能是受制于末流译诗的误导,出自于对西洋诗的误解。事实上,把译诗当作原诗很不靠谱。大多数西洋诗原作也是讲求声韵效果的,其精美处若未能呈现于译作,只能赖译者,或翻译本身的局限。

文学毕竟是文学,不可缺少一种形式美——或者说是一种积蕴并融化在形式中的“潜内容”,即文化、历史、哲学、道德之全部隐形信号,乃至心律、耳膜、血流、气息、神经的生理所需。在这一方面,汉文学形式美源远流长,其声韵经验至为丰饶和深厚。作为数千年来百炼千锤的美学遗产,且不说粘对、骈偶、词曲制式,光是汉字四声、五声乃至九声(如粤语)的声调乐感,较之于拉丁语族与日耳曼语族的两声结构,就曾让不少西洋人士惊羡。这有什么不好呢?有什么丢人吗?莫非这些东西一度被误用为枷锁,就得被今人一股脑儿地弃之若敝屣?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写小说、写理论、写新闻、写公文、写广告或招牌,甚至一个民间草民开口说话,都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讲求语感和语趣,包括词句的品相与搭配,包括节奏与旋律的贴切,难道一个诗人写诗,写文学中的文学,倒是必须口腔随处排泄?

因一次南方访学的机会,与范晓燕久别重逢,谈及以上感想,竟获得她的赞同,让我快慰与欣喜。据说她由此坚定了写诗之志,更令我意外。她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的研究和教学,又有现代诗词写作实践,当然比我更有资格谈诗。她的诗作既得古法,又多新意,自成一体,多彩多姿,一再用“新古代”和“旧现代”的文字幻境,把读者引向电子世纪的烟波细雨,都市岁月的绿荷黄鹂,飘出超市或汽车的伊人裙裾,还有眼看就要投入开发或销售的霞染江天……这些白话新诗,自由而轻快,字里行间却又不时闪烁出李清照式的缠绕,辛弃疾式的铿锵,常给人不知今夕何夕之疑。诗人呼吸着现代的绚丽、拥挤、忙碌、浮嚣、富饶、厌倦、凉薄以及凌乱,却又深怀一个千年长梦,总是把想象托付给日月山川,凝定于春雨或落叶。这种瞬时与永恒的自我精神紧张,始终深隐于诗体形式的某种古今交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古典诗体美学的一种现代复活吗?至少,不失为汉诗进化的宝贵探索之一吧?

范晓燕是我大学同学,虽在另一个班,其诗名却早得我闻,一男生曾在课堂上以手抄诗示我,其中便有她不胫而走的少作。几十年后,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她仍能“诗意地栖居”于千年长梦,已足以值得人们尊敬和羡慕。

我应再一次鼓掌致敬。

2010年6月8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有读心术之后  亮剑:鬼子,时代变了  侯爷宠妾灭妻:和离改嫁战神皇叔  团宠师尊,穿书萌宝逆天记  痞子混古代  穿成皇家小奶包,公主她被读心了  谈谈情说说案  绝世侠女  风水大师修仙指南  惨死重生,将门嫡女毒翻朝野  玩偶镇  闪婚蜜爱:纯禽老公悠着点  女炮灰,已跪地求饶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大周权相  魔佛降世,华夏武道之巅  一夜倾心:云少独宠小萌妻  冒牌男友  奸妃在七零年代  尸冷街:无面屠夫  

热门小说推荐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遇见何以安之前的傅聿城,是临海市人人退避三舍,不敢招惹的真大佬,毕竟他从不给任何人留面子,也不看任何人的面子!但是遇到了她之后的男人,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呼吁和平,遇到事情不再喊打喊杀,而是要所有人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清楚的和善大佬了。...

史上最强方丈

史上最强方丈

弟子八戒!敢问佛祖,和尚可能娶亲?张天道手持滴血戒刀对着佛,遥遥问道,神情恭敬,双目闪烁着冷意。谁说和尚不能养僵尸?算卦?娶亲?佛爷偏偏就做了,谁敢不服?问问佛爷手中的禅杖?就告诉他!西天想他了!且看张天道如何将和尚事业发展广大,话说系统,接下来是什么世界?本文章讲的是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重要的事说三遍,一!二!三在哪里?...

从诏狱开始修仙

从诏狱开始修仙

顾慎再睁开眼,成为大胤王朝皇城司诏狱一名小狱卒。外有大元王朝虎视眈眈,内有各州义军揭竿而起。庙堂昏庸,视百姓命如草芥江湖纷争,强中自有强中手。当顾慎发现可以吸收犯人死后产生的神秘物质反哺己身,他决定躲在诏狱中默默潜修到成为天下顶尖高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