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主题以低沉舒缓的姿态再现,结束处不只竖琴伴奏,圆号的强力吹奏,小号的上行旋律齐齐加入,拂晓降临,光辉夺目,湛蓝的大海衬托着摇曳的金光。
第二首,标题指示为《海浪的嬉戏》。
听众情绪已经彻底入戏,范宁带着一丝自信的鼓励,指示乐队奏出一个看似宁静却隐藏着不安因素的引子。
很快,乐队激进的上行下行和弦交错进行,中音双簧管吹出朦胧的第一主题,这是浪花们开始嬉戏的形象。
在竖琴的伴奏声中,圆号用朦胧音色吹出平行增三和弦,弦乐与木管交替演奏下行音调,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大海的远近虚实、静动喜怒尽收眼底。
“大胆地多用木管与竖琴演奏独立的声部,而非使其作为陪衬…”
“谨慎使用小号长号,它们容易戳破色彩的神秘感…”
“一切铜管在必要的时候都可以用弱音器或阻塞音奏法…”
“长笛的低音区是个表现痛苦与忧郁的好东西…”
“大管和中音双簧管这两种乐器,配合弦乐或圆号融合色彩有奇效…”
印象主义音乐的配器,与印象主义画作的色彩同为灵魂要素,洛桑小姐特意带了个小笔记本,此刻她紧咬嘴唇,认真而飞速地记录着自己的聆听心得。
这位让人又爱又敬的范宁先生,他属实是把印象主义给玩明白了!
在台上范宁的引导下,千变万化的配器形态接连展示:长笛和小提琴的协同演奏、双簧管的第二主题颤音、木管组以顽固的降a音合奏强调着增二度音程,然后又是双簧管与英国管平行吹奏空洞的和弦…
一个又一个声部如浪花般交织、缠绕,其音乐瞬间几乎完全无法捕捉,只能把握一个卷起的叠加形态。它借不断的轮流来延续,看似要溃解消失,又不断再度涌现。
最后一首,《风和海的对话》。
不安的定音鼓滚奏,低沉弦乐组的合流,展开了大海和狂风的对话。
听众们被卷入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闪电、巨浪、呜咽、阵阵骚乱的潮声,小号在呐喊,势均力敌的对抗者们在咆哮,错综复杂的主题发展,波澜壮阔的奇异画面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
终于,降d大调温柔而清澈的主和弦降临,金色阳光透出乌云,此刻的大海既不似第一乐章带着压抑的平静,也再无险峻的危机与歇斯底里。
海景那奇诡壮丽的最后一幕,随着短促有力的乐队重音而被永远定格。
“bravo!”在乐手们作出潇洒的结束姿态的那一刻,掌声雷动。
最后大家看到的,仿佛是风雨过后的海面。
它强壮有力,博大宽广,让人忍不住想张开双臂,拥抱海风,放声歌唱。
看似回到原点,却拥有的是新的心境,畅快而有所得。
就像经历了一场洗礼!
这场闭幕式的曲目语汇,虽然大家此前有部分预料,却不曾想到具有如此大的冲击力!
它没有任何关于均衡和节制的说教,不讲究沉重的历史叙事,不强加给欣赏者人文的枷锁,纯粹带给听众极致的体验与美的享受。
感官、情绪、审美,以及音乐上的认知与思维,一切都被重塑。
范宁在密不透风的掌声中于各处谢幕。
本来按照正常的节奏,正常的反响,今天他肯定是一时半会“下不了台”的,好在提前有了互动环节的安排。
抓到一个掌声稍缓的片刻,工作人员迅速进场布置。
接下来会留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各方合作媒体的记者提问,当然,也会选一些贵宾和幸运乐迷发言交流。
相当于是原地趁热,做一个微型的新闻发布会。
时间短,但人数特别多,影响力会迅速散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江北叶初然 薄情总裁:彪悍妈咪买一送二 秦天明白薇 云铮沈落雁 穿越之贤妻难当 甄健小白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重生七十年代绣娘 相门娇女 九阴神医 我把你们当敌人你们却想攻略我 行业大佬们都非要宠我[穿书] 三条家的小可爱 爷爷临终前,逼我嫁给帝都首富 二次元开店日常 我死后,前妻痛哭,白月光后悔 失忆后哒宰说要跟我结婚 生存期限 大明:上错花轿,正德成了我舅哥 透视医王
程澜的爷爷解放后脱下军装回乡务农。后来,她被托孤给爷爷的老战友林师长家。有人对她说,林家养女的身份只好去骗骗大院外的人,才好利益最大化。我们这样的家庭你就别想了。程澜呃,其实对你家不感兴趣。她...
...
林克穿越了,没有金手指,奋斗十多年,终于过上有车有房的宅男生活。然后末日降临了。他的金手指末日游戏one,随之激活。林克认为,自己拯救不了这个世界。但他还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需要拯救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