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
西河大鼓是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又叫“大鼓书”“西河调”“河间大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定名为“西河大鼓”。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一般认为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由艺人马三峰所创。
表演形式是一人敲铜板和书鼓说唱,一人或多人用三弦伴奏,以带有表演动作式的说唱讲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说唱内容以传统段子为主,如历史故事、歌颂英雄、诉说民间疾苦等。其唱腔简洁有劲、婉转优美、幽默诙谐,表演生动,韵味独特。西河大鼓不同发展时间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流派,如形成初期有“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形成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20世纪四十年形成了“郝派”;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马派”等。其代表性曲目有《施公案》《呼家将》《薛家将》《刘公案》等;相继出现了马瑞河、朱化麟、毛贲、王再堂等代表艺人。2006年,西河大鼓第一批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西河大鼓,是由元朝时期的词话为萌芽。据文献资料记载,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朝中叶时期,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的结合。西河大鼓的早期艺人,如保定一带的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艺人,将弦子书的小三弦伴奏、演员的自弹自唱形式与木板大鼓的自击打简板和书鼓说唱融为一体,形成了集鼓、板、说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萌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说书”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区得到普及。
明朝末期时,东昌府秦良玉[a]当时处于生活生存需要,跟随德平县的一位民间艺人学习大鼓书后,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沧州大鼓和河间大鼓,进行创新。并用鲁北方言说唱,融合了木板道具作为说唱的节奏,起名为“秦家门西河大鼓”。随着时间发展,秦良玉有了追随徒弟王德平,两人继而重新编创,改为“秦门王派西河大鼓”。这便是西河大鼓的形成初期。后来因西河大鼓一直流传于鲁北地区一带,人们又将其称为“鲁北西河大鼓”。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了鲁北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
1900年前后,西河大鼓传入天津,最早到达天津的演员有焦永顺、张士德、白文生、张双来等艺人,当时的初名为“梅花调”“梨毕片”,也一度叫作“河间大鼓”或者“说书”。1911年左右,西河大鼓的初期形式越发成熟,普遍在河北省的农村地区流行,主要以“赶庙会”的表演场地流行,以中篇说唱为主。1920年左右,因在天津流传时,发现当地已有金万昌的梅花大鼓,为了便于区分两个艺术形式,易县的王凤咏与刘宝全等西河大鼓早期名家商议,将其定名为“西河大鼓”。据说,此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当地地处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因此,将其取名为“西河大鼓”。
1930年之后,西河大鼓艺人各地交流频繁,使其艺术形式逐渐传播至各地,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流派。如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演唱短段的马派,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城镇。
艺术特征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演员多以普通群众打扮,身穿衬衫加外套,下穿长裤,也有少数表演者身穿旗袍或长衫。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板,演出多为庙会、居民、演员自发组织。表演时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一表演者左手拿月牙板(犁铧[huá]片),右手以鼓键子叩打扁鼓,鼓板配合击打;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表演时,第一段演唱先慢后快,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右手击鼓一下,或者三峡,称为“叫板”;随后左手击打铜板,速度分为慢、中、快三部分。弹三弦者根据敲击铜板的快慢节奏,决定唱什么内容的板,自己随之弹什么形式的弦。两人相互配合。当代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按照表演场所分为四种,分别是“书馆演出”“乡档子”“赶庙”“丧牌儿”。[3][5][7][6][8]
西河大鼓《罗成算卦》
“书馆演出”,通常为三个演员,两个演唱、一个伴奏,在普通书馆每天晚上一场书,两个小时,包含铺垫的小段半个小时,说大书一个半小时。有时为了节约开支,也可以是两位演员“打铁”说书,互为伴奏,即大书演员为小段演员伴奏,半个小时过后,小段演员为大书演员伴奏。大书演员一般是三个月“一转”(即换另一家书馆),到第三个月月底,书馆老板会和演员续书,续期仍为三个月,双方也可以长期续书。保定肃宁的王艳芬曾在北京天桥楼外楼书馆说书十三年,除恶劣天气外天天满座;霸州的武文志在保定一个书馆连说四年《回龙传》没封书;石家庄的翟立欣在沧州一个书馆说三年《薛刚反唐》不掉座。书馆的艺人业务水平交口称赞。
“乡档子”,指在农闲或酷暑时节,演员去村里说书,书资由村委会支付,演出时一般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农闲时每天两场,下午两点半说到四点半,晚上七点半说到九点半。演出书目主要是《王华买爹》(即《回龙传》)《金镯玉环记》《大衣箱》等短篇小书,内容贴近生活,多为家长里短的故事。
“赶庙”,是在各地的庙会上表演的说唱。其主要目的给庙中的神仙说书,同时也是为村中百姓说书。庙会上的说书先生,相当于神仙派下凡间使者,用来教化百姓。说书时间一般在庙会的正日子前后四天左右,也有长的达五六天,一般一天为两场,正日子中卫三场。演唱曲目多为《檀香哭瓜》《罗成算卦》《天雷报》《刘公案》等,说书内容为劝人向善的,或者报平安的。庙会中的说书先生,到庙中时要吃饺子,走的时候要吃饺子,这是庙会中的风俗。这种表演形式在现今也较为流行。
“丧牌儿”,即在有人过世时,请演员来说书,目的是送亡人最后一程,同时也可消解守灵亲人的寂寞。通常说书时间为三天,每天从晚上八点说到凌晨十二点,送死者升天即为结束,以前每场说书时长是四个小时,现在改为两个小时一场。“丧牌儿”说书的演员不需要长篇,基本上四五段足够。与其他三种演出方式相比,“丧牌儿”说书属于下乘,但河北省百分之九十的演员都在说“丧牌儿”,因为白事说书的习俗比较普遍,是底层艺人的生活保障。
西河大鼓形式
说唱内容
西河大鼓唱词的基本句式是二二三的七字句,或三三四的十字句,短段每篇唱词约一百四五十句左右,有时根据内容需要加人了嵌字、衬字及垛。说唱语言多采用方言,说唱发音带有鲁北方言的韵味。用韵以北京十三嫩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西河大鼓整体上的特点是说唱兼顾、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曲调婉转且优美,具有“咬字狠、唱音准”的特征。其内容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笑话等,主要为了反映百姓生活。现今保存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一百五十多篇,短篇三百七十多篇。如反映历史人物的《杨家将》《包公案》《施公案》;有反映历史故事的《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有反映新生活的《张老汉战马西》《计生标兵》等。
唱腔风格
西河大鼓的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板式分为头板、二板、三板等。这三种板式是西河大鼓中的基本节奏,相对应的节奏形式为慢、中、快,且三种板式有各自专用的唱腔。头板为一眼三板,节拍为44拍,节奏舒缓,在表演中常用于开场部分,用于交代故事的起因,突出故事内容的场景,强调抒情的氛围。头版的唱腔表演主要有起腔、紧五句、慢四句等。二板为一板一眼,节拍为24拍,节奏速度为中速或者稍快,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也有人称其为“流水板”,在西河大鼓表演中可以独立使用,也是西河大鼓唱腔的主体板式。在整场表演中主要用于开始和中间的部分,其作用使交代故事的发展过程,叙述故事情节。二板的唱腔形式主要有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悲腔、反腔等。三板为有板无眼,节拍为14拍,速度快,节奏急促,也可称其为“上板”。在西河大鼓的表演中主要用在高潮之的部分,其目的是表现事情的紧迫、情绪激动的内容。也有的三板包括散板,成为西河大鼓唱腔形式的有机连接。三板的唱腔行驶时主要有乍口、收板、数板等。正是西河大鼓的唱腔板式,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帝女泽兮 尘寰幻梦 男儿王 诡异国运,我走你们怎么哭了 海魂 四合院:开局捡个萌娃娃 综漫:从龙珠出包开始修仙之旅 战国绘卷 花都圣王 从岛主到国王 念念不忘,他的小梨花 贴身医王 替身皇子:开局反手举报皇兄 四合院:开局获得神级医术 报复游戏,总裁的危险前妻 种个校草当老公 宋医 蜡笔小新:青春就要五彩缤纷的浪 至尊豪门之极品狂妻 综漫:我把克鲁鲁拐跑了!
有一天,陈靖忽然发现自己能猜到彩票号码可以猜到股票涨跌可以猜到漂亮小姐姐有没有男朋友...
女朋友嫌林云穷,跟着富二代跑了,结果突然冒出个首富外公来跟林云相认。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跟我相认,我就是饿死,死外边,也绝对不会跟你相认的!叮,银行卡到账一亿!嗯,真香成为富三代后,林云渐渐明白一个真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试读三章,不精彩你砍我)...
叶笙歌是叶家好不容易找回的真千金,哥哥们却对她处处责怪辱骂,将假千金叶珊珊宠上天。叶笙歌果断不伺候了,和叶家断绝关系。离家当天,叶笙歌与豪门大佬傅予深闪婚领证。对假千金处处忍让?对哥哥们卑躬屈膝?这次绝对不会!当马甲一个个掉落,叶家人逐渐看清了叶珊珊的真面目,悔不当初,跪在雨中痛哭流涕求原谅。叶笙歌被男人抱在怀里,温柔宠溺,老婆,该生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