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轮椅上,心不在焉地听着底下官员的汇报,脑子里却在想另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增加国库收入。
事实上,这并不是个秘密。
满朝文武都知道大明缺钱,皇帝陛下缺钱。
基于此,黄子澄在草拟考题之时,才会将“赚钱”的题目加进去。
朱元璋果然上套,到这个题目就挪不动眼珠了,一下子就指定了这个题目。
不过,朱元璋可从未指望过大本堂里那群混账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朱允熥的文章纯粹是意外之喜。
“陛下?”
“啊?”
老朱听到工部侍郎的声音,脑子立马清明。
“你刚刚说啥?”
“陛下,微臣刚刚说皇陵修葺,中都营造都需要钱,是不是要暂停一项……”
老朱听到工部侍郎的回答,略微思索了下,将大孙之前提出的建议说了一遍。
“邵永善,之前有人跟咱建议,让咱将官办作坊交由民间经营,朝廷只需固定比例抽成即可,你觉得此法是否可行?”
邵永善闻言眉头一皱,这事他听工部尚秦逵说过,这提议分明是吴王殿下所提,而且已经被秦尚怼了回去,陛下为何又旧事重提?
“陛下,此法上去确实可行。”
“可依微臣来,此法有几个弊端。”
“首先是官办作坊设备陈旧,匠人懒惰,只是简单地让民间管理,似乎很难奏效。”
“其次是质量如何保证呢?”
“现在作坊归于官府管理,工匠还偷奸耍滑,一旦让他们自己经营,那岂不是打造出来的兵器、农具更没法用了?”
“而且兵器生产,事关江山社稷安危,如何防止匠人私自打造,以及控制兵器的流向,都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
“以工部现有的官员数量来,根本就管不过来……”
朱元璋听到这儿就不想再听了,因为邵永善这是摆明了不赞成此事,再听下去也无非是各种推托和借口而已。
但朱元璋却非常想做这事,一来是确实可行,二来也确实没别的办法搞钱了。
不管是提议加印宝钞,还是提高商税之类的建议,无不弊病重重。
虽然朱元璋不懂后世的市场经济规律,但他以一个普通农人的朴素认知来,也知道宝钞不能乱印。再印下去,那东西就真成擦屁股纸了。
老朱又听了一会儿邵永善的抱怨,随即对着边上的秦德顺悄悄说道。
“去大本堂一趟,把咱大孙和他的三个师父叫来。”
“诺!”
朱元璋吩咐完这句话,再向下边的官员时,嘴角就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了。
他当然知道这些官员反对的是什么,如果这建议是朱允炆所提,或者是其他文官所提,那他们肯定举双手赞成。
现在他们如此反对,只因为提这个建议的人不对。
老朱想到这里不由心生感慨,感慨自家的傻孙子,已经稀里糊涂地卷入储君之争了。
只是这事确实不能怪那孩子,主要还是自己从没给过那孩子一句准话,让那孩子心生误会了。
哼哼!
既然你们不起咱大孙,那就让你们见识见识咱大孙新拜的三个师父!
老朱这想法多多少少有点炫耀的成分,炫耀他们皇家面子大,炫耀他大孙本事大。
不多时,朱允熥怀揣着忐忑的心上来大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重生大明朝,开启签到系统。身怀利器,苏璟却只想做个富家翁。不成想,老朱对商人实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这一天,老朱微服私访偶遇苏璟。老朱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苏璟不太行,有点那啥?…老朱无奸不商,商人逐利就该压制!苏璟是是是,大明朝的税都从农民手里收过来,压制的不错。…老朱天子百战夺得天下,宗亲受点供养不过分吧。苏璟不过分不过分,当猪养都不过分,不就是掏空国库,有啥?…老朱你给我出来!老子不削死你!苏璟说好的随便聊,你咋还带急眼呢!...
前世被束缚的杨雨涵,不止是医术精湛,就是性格也牛轰轰。这世,在这天高任鸟飞的异世,她带着二房三房逆袭而上,直逼大房胆战心惊入赘夫君我家娘子就是好,不但医术了得,而且还能赚钱,又能花钱,最主...
但凡是堰城的警务人员,要是没听过李竹道这个名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公安系统上班。李竹道个人获得的省市级破案能手优秀个人,几等功之类数不胜数,然而这些并不是他在本市公安系统内名声大噪的原因,一年到头,获得各种部省市级荣誉的人民警察多的是,他李竹道算老几?真正让李竹道名声大噪的,是他老婆失踪一案。刑警的老婆失踪,并且还成了一宗悬案,这才是让李竹道名声大噪的真正原因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