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拟提拔的官员,也令吏部开出了履历,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汪舜华还亲自召见了这些人,听取了他们的述职报告,询问了他们的为官经历和感悟,这才和群臣商量,拍板决定。
当然反对声是有的,但是有于谦的事情在前面,大家都是就事论事,没有进行人生攻击,更没有造谣诽谤。
这样慎重其事。既是为了转移朝廷对太后临朝的注意力,也是加强官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此时起,满朝文武也就真正明白,自己的前途命运是被谁掌控、被什么样的人掌控。
按照这个要求,彭时是不符合的。他是正统十三年状元,入仕才十年多一点,其间还跑回去守孝,不顾汪舜华考虑到他此前已经入过阁,经历过北京保卫战的考验,夺门前徐有贞还拉扯过他,被他拒绝,并向朝廷报告,因此降低了标准——当然主要是汪舜华知道这人是青史留名的贤相。
李贤就更好说了,他智斗还乡团的故事汪舜华一直深为赞叹。他是宣德八年进士,如今已经28年,在吏部多年,景泰初受到赏识,升兵部右侍郎,后来升礼部尚书,曾经多次严厉驳斥太子在南宫出阁的请求,又支持创办科学院。他虽然没有地方任职的经验,但曾经到河津考察蝗灾,对民间疾苦感受很深。>
当然,汪舜华不知道,李贤虽然得到景帝的宠信和重用,但隐帝复辟之后,也说过不少对景帝不利的话,并因此被史家责难;但他反对让汪皇后殉葬,革斥了四千多冒夺门之功而膺爵位之人,确实为景帝和于谦出了气。
这样的结果,大家由衷地感到汪太后在选人用人方面,是英明的;自己只要肯认真办事,是有前途的。
与此同时,汪舜华也常常吐了口浊气:陈循、王文再次上书恳求辞职,这一回,她选择了就坡下驴。
当日内阁六部联名上书辞职的场景历历在目,不管是示威也好,惯例也罢,总归是在她心里扎了刺;而这几个月来,双方你来我往,较量无声。
汪舜华不杀人,不打板子,但并不意味着她拿人没办法。锦衣卫和东厂不是吃干饭的,对于叫得欢的,让他们查,有问题的拿到朝堂上说;没问题的以尚需历练为由,踢到地方尤其边疆地区搞建设。
这些是对付低级官员尤其言官的主要办法,对付高级官员尤其托孤重臣,自然要换种方式。
当她在月子中,群臣就庙号谥号年号和她反反复复拉锯的时候,她就拿定了主意。
陈循没有想到,那天汪舜华重申“次辅承担日常工作”那句话的分量;但想到也没用,他的同僚并不比他轻松。
汪太后崇尚“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求集思广益,每份奏疏,都要有各位阁臣分别的拟办意见。这其实也是惯例,甚至时间久了,谁的拟办意见被用得多了,自然话语权也就重了。
但现在不同,汪太后实在太勤政,而且思虑周全,很多奏疏提出了拟办意见她不满意,还会把人叫进去反复商量。
阁臣们于是改变了工作思路——自己调整分工,各管一摊,这样太后面前奏对,也就能说得明白。
——咱们五对一,刚不过你咋的?
——真刚不过。
内阁的老大爷们想不到,汪太后根本不走寻常路。把人叫进来,直接问陈循这个怎么回事,陈循说不明白,好,再问别人,不管你们私下怎么分工。
一次两次说不出,汪太后倒是没怪罪,但是阁老们脸上挂不住。没办法,只能一本一本批阅。陈循毕竟快七十五岁的人了,年老体弱,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自然很受不了,有几次差点没晕倒在办公室;王文作为刺头,自然得到汪太后最多的关照。
汪舜华则搁下笔,车轮战嘛。想跟我玩,那就把你们全绑上战车,大家一起互相伤害。反正我年轻,身体好,熬得住——之前不加班还不习惯呢,现在算是回归原先的生活方式了。
消耗战拼的是内力,熬不住就只有缴械,好在去的是集贤院,也算体面下岗。
第125章任前谈话
因为长时间没有进行职务调整,很多官员因为死亡、守孝、贬官等各种原因离职没有得到补充。因此,这道任命一下来,朝臣们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移交,迅速投入新的工作。
当然,在正式履行之前,汪舜华在文华殿和大家进行了集体谈心谈话;经过年初的锻炼,她现在简直游刃有余。
叩拜之后,她下令赐坐,此前在本仁殿召见臣工,都是赐坐的,文华殿倒还没有,当时事情千头万绪,还顾不上。
文华殿的座椅是黄花梨的靠背椅,样式简单,庄重严谨;下面铺着地毯。能够到这里的基本上年龄都不小了,以后开会的时间很多,长会也不少,没有必要为难人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的渣攻皇帝重生了 安全打工手册 社恐在古代 柯学卧底指南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重生之谁敢把我当炮灰 穿越后我成了万魔之母 末世重生之关越 探花郎火葬场实录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替身的野心是上位 等你失恋很久了 她真的很难追 迹部哥哥是最强警探 魔王俘虏圣君的第七年 [希腊神话]走错神系怎么破 被抓到魔界后我带头种田/救赎魔尊后我死遁了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当炮灰的我拥有了主角光环后 (末世)上辈子的垫脚石他罢工了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登基为王,统一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弟子八戒!敢问佛祖,和尚可能娶亲?张天道手持滴血戒刀对着佛,遥遥问道,神情恭敬,双目闪烁着冷意。谁说和尚不能养僵尸?算卦?娶亲?佛爷偏偏就做了,谁敢不服?问问佛爷手中的禅杖?就告诉他!西天想他了!且看张天道如何将和尚事业发展广大,话说系统,接下来是什么世界?本文章讲的是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重要的事说三遍,一!二!三在哪里?...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穿越为嬴政亲弟的嬴成蟜,本想在皇兄羽翼下体验下纨绔生活。从没想与嬴政争皇位,他是个惫懒性子,当皇帝哪有当皇弟来的快活?他只想当个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咸鱼。可当大侄子嬴扶苏被贬上郡,有性命之忧时,他坐不住了,十年来首次上朝。这一起来,就再也没坐下去。本书又名我真不想权倾天下不正经人在大秦大秦的勾栏叫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