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喇叭开始广播啦(第1页)

话说两头,当赵新他们还在跟那奇泰谈判时,对清军战俘的管理问题却让刘胜无比头大。

北海镇在这一次的反击战中可以说是摧枯拉朽,打的清军满蒙八旗精锐部队仓皇逃命,可谓牛气冲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赵新和刘胜都没想到开战以来最大的困难不是什么交通补给,而是这么多的俘虏。如何对付和管理他们,简直比打仗还要难!

住就不用说了,每天单单粮食的消耗就要七吨多。除此之外,每周还得给这些清军补充点维生素C,否则给来个坏血病大爆发也够受的。可问题是北海镇自己也缺蔬菜,冬天除了萝卜就是土豆。于是刘大主任建议给每个俘虏营都发一些绿豆和黄豆,并派人教这些俘虏自己发豆芽吃。

吃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穿衣。有些清军俘虏的号衣已经破烂不堪,于是又从富尔丹城的仓库里调拨过冬的棉衣、毯子给俘虏御寒。

以上两条人道措施让许多清军俘虏都深感意外,很多人都对北海镇感恩戴德。

其实赵新想的很简单,这些人以后都是一国同胞,没必要搞得那么苦大仇深。不管是满还是蒙,最后都会变成一个中华民族。

等安排好了这些战俘的衣食住行问题,新的麻烦又来了!弄的看管俘虏的卫兵三天两头的找刘胜求救!原因就是打架。

这些清军战俘打架原因基本都是因为战败的问题。汉八旗和蒙八旗官兵,将战败的原因推到由边民组成的退蛮兵身上,说他们一看到北海镇开炮就跑,全是孬种!

而更高傲的满八旗,则经常傲慢的指责其他所有人,颇有点断水流大师兄的意思,都他娘的别吵了!你们全他妈都是孬种!

这下好了,一开始是汉八旗和蒙八旗联合结起来与边民骂街打架;到了后来则是满八旗单挑所有人。骂着骂着,大家忽然醒过味儿来,于是满汉蒙八旗开始群殴边民!

我滴个妈妈啊,刘胜这些天从早到晚没干别的,全都是处理打架纠纷。同时搞得一群守卫是焦头烂额,因为赵新曾严令不许随便开枪杀俘虏。就算是要关禁闭,可您也得有那么多的紧闭室才行......

最后为了制止打架事件,刘胜不得不来了一次全体战俘大核查,将他们按照各自所属旗营,分开居住管理!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才怪!吃饱了闲的没事的战俘么继续隔着栅栏和铁丝网对骂,骂的那叫一个花样百出,每天都不带重样儿的。从祖宗八辈到下三路,从前明还没入关到如今的“盛世”。

那些负责看守俘虏的士兵都是岛国流民出身,普通话刚说利落,骂人的话可还没学过呢。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心驰神迷。私下都在议论,中华文化真是深不可测,明明每一个字都能听懂,可连起来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直到张波有一次带人来给值守岗哨安装矿石电话时无意中听到,这才告诉了刘胜。刘胜给气的火冒三丈,下令哪个营的俘虏再出门骂人,就扣发一天的口粮。

可随后清军的俘虏在求情时也说了,大爷,不是我们想骂人,实在是闲的没事可做啊!

刘胜听了鼻子都气歪了,一时也没有办法;可张波却给他出了个主意。

“啥?!架大喇叭?这天天吃着住着,屁事不干,还要给他们听戏听评书?姥姥!”

“你别急啊!我之前听你们说过,这片俘虏营等开春儿腾空了,不是还得给那些河南的流民当住处吗?赵新说了好几次干部不够用,我就寻思,既然人手跟不上,为啥不弄个广播站呢?这样咱们有啥政策,通过广播不就传达下去了!再说了,搞输电线路得挖沟吧?正好让他们活动活动,省的精力没处发泄。”

刘胜一琢磨,这话十分在理。不管以后有没有戏和评书听,先别让这些人闲着才是真的!想到这里,他对张波道:“这事你懂?”

“懂!”张波拍着胸脯说道:“以前在村里的小广播还是我帮着装的呢。”

“那你先做个规划,我给你一份手令,仓库里的东西需要什么你可以征用。先干起来。等赵新回来,缺什么再找他要。”

();()  话说另一时空里的农村广播,就是电线杆上挂的那种高音喇叭,主要用的是25W高音喇叭和50W高音喇叭。在声音传输距离上,25W喇叭声音传输距离300~400米,50W喇叭声音传输距离500~600米。

张波拿了刘胜签字的命令去仓库里一通扒拉,最后还真翻出了十个银灰色的高音大喇叭,都是25W的那种。当初赵新买这个是想在阵地上播放广播,扰乱清军军心的。结果一忙起来就忘了这事。除此之外,一套堆放在角落里的无线广播设备也让张波眼前一亮。

原本张波今年是要担任北海石油公司一把手,准备大干一番的。谁想今年因为清军进攻,计划泡汤了。石油之梦暂时没戏,那就先当个广播电台的一把手凑合凑合吧。

话说另一时空的无线广播系统设备,一般分为三大块:发射端,接收端,高音大喇叭。

播音室安装发射主机,将天线连接发射主机,并立在高处。接收端是无线接收机,主要职责是接收无线音频信号;大喇叭和接收机并联,负责扩大声音。条件好的还有无线壁挂音柱、户户通小喇叭。不过这些要等到以后再说了,现在的播放设备就是高音大喇叭,先凑合用吧。

于是两天后,在俘虏营区南侧两百米外,一座建筑面积在八十平米的木刻楞屋子开始搭建;与此同时搭建的,还有一间三十平米的警卫室。

输电线路要从朱尔根城内的发电机房接出来,考虑到这里冬天风大,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所以采用的是地埋线。

整个广播站建设最大的工程就是铺设地埋线。按照供电施工的技术要求,地埋线必须要埋在冻土层以下,而整个三江平原的冻土层深度达2米以上。

考虑到挖一条几里远的深沟工程量太大,张波于是采用了一种简单办法将工程量减半,那就是每隔十米远就挖一个长五米,宽1.5米,深2.5米的土坑。从朱尔根城到广播站,这样的坑一共要挖四百多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哏儿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林霄莫玉曼  自由的巫妖  陈纵横任婕  我夫君实在太谦逊了  就爱她娇柔造作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乔星秦策冷漠的男人  满级剑圣在东京  卢丹妮邓佳哲卢丹妮邓佳哲  影视先锋  大唐山海行  无限制适应  我当动物那些年  卑微的男子咒专生  :我是谁:  苏小荟周森  相亲当天,千亿继承人求着我领证  刚结婚就死对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重生大明朝,开启签到系统。身怀利器,苏璟却只想做个富家翁。不成想,老朱对商人实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这一天,老朱微服私访偶遇苏璟。老朱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苏璟不太行,有点那啥?…老朱无奸不商,商人逐利就该压制!苏璟是是是,大明朝的税都从农民手里收过来,压制的不错。…老朱天子百战夺得天下,宗亲受点供养不过分吧。苏璟不过分不过分,当猪养都不过分,不就是掏空国库,有啥?…老朱你给我出来!老子不削死你!苏璟说好的随便聊,你咋还带急眼呢!...

农门小神医

农门小神医

前世被束缚的杨雨涵,不止是医术精湛,就是性格也牛轰轰。这世,在这天高任鸟飞的异世,她带着二房三房逆袭而上,直逼大房胆战心惊入赘夫君我家娘子就是好,不但医术了得,而且还能赚钱,又能花钱,最主...

深度迷案

深度迷案

但凡是堰城的警务人员,要是没听过李竹道这个名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公安系统上班。李竹道个人获得的省市级破案能手优秀个人,几等功之类数不胜数,然而这些并不是他在本市公安系统内名声大噪的原因,一年到头,获得各种部省市级荣誉的人民警察多的是,他李竹道算老几?真正让李竹道名声大噪的,是他老婆失踪一案。刑警的老婆失踪,并且还成了一宗悬案,这才是让李竹道名声大噪的真正原因helliphellip...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