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第151章 农忙时节(第2页)

想到不久后还要收割稻子,宋芫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霎时有气无力道:“路上小心。”

回到家中,二丫去河边洗衣服了。

宋芫去打了两桶水回来,叫二林二丫都去洗了澡。

这日大家都累坏了,天刚一黑,就早早躺下了,沉沉睡着,并发出轻微的鼾声。

第二日,宋芫也没能闲下来,麦子收回来要晾晒几日。

在炎炎烈日下,宋芫手持杈子,仔细地翻动着摊开的麦秸,确保每一根麦秸都能均匀地晒到太阳,连底部的麦秸也不放过。

麦子晒得差不多了,宋芫便向牛家借了几把连枷,叫上二林和二丫一起帮忙。

连枷,是由长木柄和一排竹条组成的工具,对于宋芫来说还是头一次使用。

刚开始使用连枷时,宋芫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

阿牛默默看了一会儿,就教怎么用连枷,拍一下,甩起来时停顿一下,然后再拍下来。

“就这样拍一下,停一下。”阿牛简洁地说明。

“哦,原来是这样。”宋芫恍然大悟,他握紧连枷,跟着节奏拍一下,停一下,渐渐地,他的动作变得熟练,甚至拍打出了一种节奏感。

拍打得差不多后,阿牛用木杈挑起一杈麦秸,抖动几下,让藏在麦秸中的麦粒脱落出来,然后把麦秸放到一边。

当最后一层麦草被清理干净,剩下的就是麦子、麦壳和一些短草的混合物。

阿牛拿起木锨,铲起一堆麦粒向空中扬洒,饱满的麦粒纷纷落下,而麦糠和一些不饱满的麦粒则随风飘到一边。

一天下来,所有的麦子都被收入麻袋中。

宋芫边装麦子,边嘀咕着要去借把秤来称一下麦子。

阿牛听到了,便分别提起三个大麻袋,估算道:“六百斤。”

两亩地的收成,正好是六百斤麦子。

按照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的换算,六百斤正好是五石。

虽然比预期的少了一石,宋芫还是叹了口气:“勉强足够我们一家子一年的吃喝了。”

这时,阿牛突然插了一句:“还要交税。”

“什么!”宋芫差点吐出一口老血,“还要交税?!”

原主宋大树在家向来不问世事,交税这些杂事,都是由宋父一手包办。

因此,原主的记忆中并没有关于税收的部分,宋芫自然也就无从得知还要交税这回事。

宋芫赶紧虚心向阿牛请教:“这税该怎么交?”

阿牛解释说:“有田赋,按十税一交,就是拿出收成的一成作为税金。”

听到这里,宋芫松了口气,只交一成粮食,还好,不是很多,至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阿牛的话还没说完:“还有口赋、算赋,以及各种苛捐杂税……”

“等等。”宋芫急忙打断他,“口赋、算赋是什么?”

旁边的二林接过话来解释:“口赋、算赋都是人头税。”

“口赋是针对七岁至十五岁年幼征收的税,每人每年要缴纳二十文钱。”

“算赋是针对十五岁至五十五岁成年人征收的税,每人每年需缴纳一百二十文钱。”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杂税,年初已经收过一次了。”

宋芫听了这些,感到有些头大,原以为只要交一成粮食就完事,没想到税种竟如此繁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侯时晨语  不修合欢功,疯批阁主魅力无边  诡异游戏:女诡娇羞,我的玩法太残暴  奥特诸天之绝望的光  HP我在霍格沃兹混的风生水起  广囡沪男恋爱史  风月梦凡的新书  咒回:五条家的反转术式  震惊大魔王  苟道长生,我为送葬之王  一晚  宿主动情太深,攻略对象要疯  人在三国当小说家  村里有只狐狸精种田经商样样行  亲爹叫我下乡,我扭头入了军营  捐了2亿后,校草的眼神变了  恋爱脑被读心,霸总天天自我攻略  御电神医:姐姐们爽麻了  木叶:樱之忍道  小道士下山找妈妈传  

热门小说推荐
美人眸

美人眸

自打出生就被养在乡下的长平候府三姑娘沈绛,突然梦到亲爹下狱,候府一夜之间抄家夺爵,她自己更是在进京救爹被人害死。醒来时,她还庆幸只是个梦。谁知第二天,京城八百里加急消息传来,亲爹下狱,候府抄家都应验...

风味香烛店

风味香烛店

红药是个陶俑,某知名亡朝暴君昏君墓穴里的陪葬陶俑,像他这样的还有一万八千个。可惜同俑不同命,昔日一个墓坑的同僚们都住进了博物馆豪华恒温恒湿展示柜,他却被某个不开眼的盗墓贼偷梁换柱搞出了博物馆晋升队伍...

这真是转生眼

这真是转生眼

路人甲目露怜悯之色真可怜,年纪轻轻就得了白内障。我的视角有三百六十度路人乙神色惋惜真可惜,长得这么帅却眼神儿不好。我能看到一公里以外路人丙摇了摇头,扔下几块硬币离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